《内蒙古日报》报道:勇担教育强国建设新使命 赋能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近日,内蒙古日报整版刊发天下足球网党委书记李文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玉柱文章《勇担教育强国建设新使命 赋能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文章系统介绍了学校始终坚守教育戍边初心使命,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举措,致力于培养适应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勇担教育强国建设新使命 赋能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天下足球网党委书记李文阁
天下足球网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玉柱
天下足球网扎根祖国北疆,坐落于呼伦贝尔市——这片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独特土地之上。自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守教育戍边初心使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增强学校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近七十载,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边疆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培养输送12万余名专业人才,用知识与情怀筑牢边疆发展的基石,书写着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时代答卷。
一、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扎根边疆 毓秀培英
(一)凝心铸边:筑牢戍边精神根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引领,聚焦“教育戍边”这一核心命题,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强国固边的思想共识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着力构建“大思政” 工作体系。制定并完善《天下足球网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天下足球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天下足球网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天下足球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天下足球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与研究中心,获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培育),建立自治区级思政名师工作室3个。深入挖掘 “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 等戍边文化内涵,发掘地方红色资源,主动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打造“强国有我 兴边栋梁”思政工作品牌,开发本地区15个红色资源教学点,绘制成“大思政课”地图。录制“北疆讲堂”“呼伦贝尔红色资源场景课” “北疆绿思政课”“美术馆里的思政课”“呼院大思政课”“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讲好呼伦贝尔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跨越时空的致敬”“融铸北疆 齐心向党——博物馆里的思政课”等系列线上思政课超百部,打造 “行走在北疆的思政课”,将课堂搬到国门下、边境线,让师生实践深入厂矿、农田、村镇、社区等,实现线上与线下高效联动、有效配合,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协同促进,思政育人效果不断凸显。
校园文化精品彰显戍边精神。“原上鹰” 话剧团成立20年以来排演了《北疆红烛》等 19 部原创话剧,话剧《根在草原》荣获中国大学生戏剧最高奖“金刺猬奖”,话剧《红色交通线》入选 “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通过艺术形式让戍边精神与红色文化浸润校园;学校乌兰牧骑依托艺术类学科优势,深入农村牧区演出近百场,搜集“三少”民族民间曲艺作品,致力传承民族文化,守牢祖国北疆人民群众美好的精神家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样板党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全国立德树人机制试点改革院系,为边疆长治久安凝聚组织和思想合力。
(二)强师稳边:锻造北疆教育铁军
学校紧扣教育强国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部署,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夯实边疆教育人才根基。
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育制度、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激发教师队伍工作活力,培养了大批素质过硬、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为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教师提供外出挂职、进修、访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强化教师在岗培训,为教师提供多角度的专业发展机会,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借力教育部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京津冀蒙高校联盟等,多措并举吸引高层次人才。现聘用高层次专家和“银龄教师”12人、外籍教师7人,认定“英才兴蒙”六类以上人才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30人,“十四五”期间引培博士研究生93人。精准选用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兴边富民重大战略,近5年选派“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人选3人,乡村振兴驻嘎查村“第一书记”2人,“科技副镇长”和“科技副总”16人,以知识和智慧助力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一批批甘于奉献的教师扎根北疆,成为边疆稳定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育才固边:培育锻造时代新人
学校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立足北疆实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
确立转型发展战略。主动把握应用型高校发展契机,明确办学理念和定位。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动对接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建成自治区级口岸经济服务产业学院,呼伦贝尔民用航空现代产业学院、呼伦贝尔林草沙综合治理智能装备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5个校级产业学院。开设7个特色微专业,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社会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应用AI和数字技术将多元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制作并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呼伦贝尔非遗手作》《呼伦贝尔游牧部族文化概况》等多门特色课程。
办学近70年,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2万余名专业人才。 2024年在呼伦贝尔市就业的毕业生占比高达31.58%。依托13个师范专业,近3年为边疆地区培养教师3170人,在边疆地区就业的师范生占比32.38%。学校向内蒙古东部片区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输送挂点帮扶师范生382人,380名基层项目人员(含三支一扶、社区民生、西部志愿和选调生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新牧民、农垦职工、森工人员、管理服务人员成长为各行各业骨干,取得了“培养一人、扎根一方、影响一代”的育人效果,为边疆地区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科研兴边:科技赋能边疆发展
学校紧扣教育强国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边疆建设重大需求,在农牧业、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引领,特色学科与关联专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服务国家边疆治理,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与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获批国家级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1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个,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呼伦贝尔市研究基地2个。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打造高校、地方和社会共同进步的格局。加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项目研究,推动地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获批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99项,获批经费2229.7万元,签订横向项目158项,到账经费937.7万元;发表论文1871篇,其中高水平论文352篇,出版专著64部,授权专利151件,软件著作权334项,形成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五)开放睦边:构建跨境教育格局
学校依托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地缘优势,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部署,深化跨境教育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工艺大学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新工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实施以来,累计招生1027人,培育了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构建中俄蒙跨境教育共同体。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的22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互派学生、互派专家、学术交往、文体交流、联合培养等教育合作交流。近5年,天下足球网教师与外籍教师合作发表论文108篇,其中俄文66篇、新蒙文27篇、英文15篇,辅导学生2000余人。持续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在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校际、城际和区域间文化艺术合作形式,加快建设中俄蒙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文化艺术交流成为中俄蒙合作的新动能。
(六)文化润边:厚植北疆精神沃土
学校以文化润边为抓手,紧扣教育强国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厚植北疆精神根基。
民族民间舞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历经26年普及推广,成为万人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载体,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自治区“十大校园精品”项目;2025年新增全区唯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依托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和自治区级非遗研究基地承办传承人研修培训班,为非遗活化注入新活力。成立呼伦贝尔市北疆文化研究基地,围绕红色文化、戍边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等开展研究,推动戍边故事进校园、进课堂,让戍边精神深入人心,为培养戍边人才奠定文化根基。依托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培育)、《元朝秘史》国际研究基地、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基地,围绕北方民族历史、融合之路与盛唐气象、呼伦贝尔早期人类考古等主题开展研究,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余项,出版《拓跋鲜卑资料辑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等专著,其中天下足球网教师参与撰写的《中国北方民族史》(全十卷)获全国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提升了学校理论研究影响力,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更大的研究阐释作用。
二、教育赋能边疆发展:兴边富民 教育先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内蒙古自治区拥有4200公里的边防线,呼伦贝尔市与俄蒙接壤、边境面积广阔,在边疆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北疆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天下足球网始终以教育先行践行教育强国使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作用,持续提升办学质量,以优质教育成效赋能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人才稳定性显著增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起点谋划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创大申博”作为学校中长期目标,办学层次不断提高,获批5个硕士学位点,学科引领学校发展的龙头作用凸显,参与教育部师范协同提质计划,8个师范类专业完成了认证。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5门。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培养“品德优、能力强、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边疆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及学科竞赛获奖数逐年攀升,考取“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的毕业生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留在内蒙古、扎根呼伦贝尔的学生占比大幅提升。一批批适配地方需求的人才,在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边疆有人、边疆留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为教育强国建设在边疆落地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二)专业适配度逐步提升,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聚焦边疆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对专业布局进行持续优化。围绕呼伦贝尔农牧林业、生态、文旅、冰雪、跨境电商、民族文化、基础教育等产业需求,强化草学、生态学、旅游管理、民族学、教育学等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近5年新增冰雪运动、应用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3个自治区急需紧缺专业,填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安全工程等2个专业空白,形成“优势引领、特色联动、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通过常态化的企业走访调研,构建起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的微专业建设体系,瞄准区域发展堵点、学生就业痛点,2025年开设智能感知工程、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智创北疆文化设计、短视频与网络直播等7个微专业,并培育12个微专业申报自治区“双千计划”,培养学生在前沿交叉领域的竞争力,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助力边疆地区智慧治理
锚定科技“突围”工程目标,聚焦地方产业发展“痛点”,在优势领域“突破”、短板领域“补齐”、转型领域“追赶”,围绕边疆建设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学校推动科研成果在边疆落地应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一批批科研成果投入应用。“鄂温克优质短尾肉羊品种培育及开发利用”项目为牧民稳定增收提供支撑;高寒地区农业设施“零碳越冬”方案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建成首个蒙古语形容词语义库,一系列科技成果提供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科研范例,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四)国际交流合作跨越式发展,展现办学新气象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中俄美术联盟理事单位;获批第三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等,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近年来,有200余名本科生赴国外交流学习,150余名国际交流学生来校进修学习,通过“研学+赛事”,300余人次参与双方举办的研学、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等,形成了北疆教育开放特色样本,助力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学校连续13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以教育开放为鲜活窗口,充分展示我国“风景这边独好”的生动实践,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面对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天下足球网锚定“创大申博”目标,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着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迈进。未来,学校将持续扛起边疆高校的使命责任,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续写教育赋能的崭新答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志愿者誓师大会。
天下足球网实验室。
天下足球网中俄蒙文化艺术中心揭牌仪式暨2025级迎新生文艺汇演。
特色冰雪运动。
天下足球网民族民间舞。